回国后去高校前景如何许多学子的经历都很有说服力
2018-12-06 17:03:31来源:中国青年网 热度:℃分享:
郭琪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读懂中国”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之后,更坚定了自己学成报国的初心。
曹嘉洇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现就职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图为王洪川在哈佛大学学习时参加学术活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国内顶尖高校都成为高学历学子的重要聚集地。
继承红色基因
学子可以从校园“读懂中国”
为引导青年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更加熟悉基层发展现状,2018年7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读懂中国”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在校园明德主楼举行了出征仪式。在为期两个月的暑假实践活动中,调研团将深入福建、浙江等地。有许多青年教师团员都是从海外归来,校党委宣传部新入职的郭琪就是其中一员。
郭琪硕士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大学国际新闻学专业。“在英国期间,我除了学习新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曾赴BBC等新闻机构见习参观。”郭琪介绍道,“英国的媒体环境和中国不太一样。当地有一些小报,就能够满足普通民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但是就我而言,还是更偏爱传统的主流媒体。”
于是在毕业选择回国工作时,郭琪选择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家三代都是中共党员。读本科时,我还曾担任学院的团委副书记;更巧合的是,我的生日和党的生日恰好是同一天。”因为这些经历,直接影响了郭琪的就业目标。她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对理论素养和媒体宣传复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校党委宣传部理论科。在工作中,郭琪整理编写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材料,参与编辑《思想理论动态》、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经验总结》以及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文集等重要工作。
“党委宣传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从‘新闻观’到‘宣传观’,从新闻宣传到理论研究,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对于未来前景,郭琪充满了期待。
迎合全新发展趋势
学子有机会进入学术前沿平台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得各个高校对“双一流”建设纷纷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北京大学在其“双一流”建设实施规划方案中,就将“区域与国别研究”与“临床医学+X”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意在加强对各国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撑。
- 世纪难题:女生上厕所为什么那么慢2019-02-161
- “租5平米的屋子,合吃一碗泡面...”这样的爱情,能维持多久2019-02-163
- 七言 | 你放不下一个人,那未必是爱。2019-02-162
- 我在珠峰捡垃圾的90天,经历了雪崩、粪便、还有尸体……2019-02-162
- “每月总有那么几次,不想看见你……”2019-02-162
- 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其实是悬崖 为什么VR不要设计人形形象2018-10-1116
- 灵魂真的存在吗 灵魂真实存在吗?离体瞬间让人惊讶2018-10-1118
- 大犬座 大犬座的星座奥秘2018-10-1114
- 藏獒凶猛 和它比起来藏獒的凶猛程度只能排第二!2018-10-1117
- 世界上最大的牛 美国发现世界最大的牛:高2米、重2000斤2018-10-1116
- 中国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中国的真实领土面积到底是多少?2018-10-1124
- 黄河经过哪几个省 黄河起源于哪里?终止于那里?2018-10-1121
- 成飞中学学生不雅视频 成飞中学学生视频 情侣学生不雅照片现啪啪啪一2018-10-1026